中国载人航天诞生于怎样的时代风云中?航天之旅背后都有哪些惊险时刻?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,又是如何在太空中建立起来的呢?今天是4月24日第8个“中国航天日”,跟随新华社记者张扬一起,回顾中国载人航天高光时刻。
(资料图片)
2022年底,中国空间站“T”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。这座中国人的“太空母港”,是如何在太空中建起来的呢?
肩负重任的“先遣兵”
作为空间站建设的“先遣兵”,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率先登场了。
交会对接试验是天宫一号的关键使命之一,航天员刘旺在太空中负责“百米穿针”......
天宫二号,则是首次试验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,这是我国空间站长期飞行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之一。2017年4月,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了首次“太空加油”,标志着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飞行任务圆满收官。
各大系统齐上阵
作为中国最年轻的航天发射场,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、发射效费比高,射向宽、落区安全性好以及海运便捷等优势,为中国空间站建设提供强大支撑。
酒泉、太原、西昌、文昌四座发射场,开启了中国航天发射场布局“四足鼎立”的新时代。
为了“背起”货运飞船,运载能力更大的长征七号应运而生。面对吨位更大的空间站舱段,我们国家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横空出世。
发射神舟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、发射天舟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、以及发射空间站舱段的长征五号B,共同构成了“天地运输走廊”。
中国空间站的建设,加速进行中。太空“豪宅”生活
2022年11月,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、问天实验舱一同组成中国空间站“T”字基本构型,空间站从“一居室”变成“三居室”。
在空间站里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呢?记者张扬和航天员王亚平一起,探访了位于北京航天城的空间站训练模拟器。
神舟十三号乘组用了183天的小餐桌长什么样?私密与温馨兼具的睡眠舱里有什么?诞生了无数太空大片的舷窗又是哪一个?王亚平带你近距离感受空间站生活。
从1992年立项,到航天员飞天漫游,再到建设空间站,我们已经迈向太空,开启了中国的“天宫时代”。
故事还在书写
旅程还在继续
我们的征途
永远是星辰大海
标签:
上一篇 : 长远锂科2022年度拟10派2.316元|环球快资讯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3月16日,盛和资源(600392)副总经理毛韶春、黄厚兵,财务总监夏兰田,董秘郭晓雷,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...
2022年3月15日,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...
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,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公告称,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...
时隔半月之久,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,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,牛肉面红油飘香、包子铺炊烟...
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的梦想,也是我的事业。英国音乐人亚当(Adam)告诉记者,在中国的十几年里,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南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